免费服务热线:400 800 8339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 纺织服装国家出台相应的惩罚制度

纺织服装国家出台相应的惩罚制度

来源:http://www.minyu88.com 作者:admin 2013年03月1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第四十九条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规定产品标识不符合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责令改正。

  第六十条规定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本法第四十九条所列的产品或者以假充真产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应当予以没收。

  控制不合格产品须多管齐下

  北京市工商局某负责人

  针对在消费品流通领域出现的纺织服装产品不合格现象,仅凭行政处罚力度是不够的。要想让纺织服装企业从内心重视产品质量,视品牌信誉为生命,除了工商等执法部门的参与外,还需要行业协会的积极引导,需要商户对品牌的倒逼机制,需要媒体、消费者的舆论监督等多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就国际、国内的知名品牌而言,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多数品牌企业会积极应对,查找原因,遵循国内的法律法规,接受处罚。就这些品牌而言,他们最担心的是向社会公示,影响品牌声誉。如果单纯罚款,是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的。

  针对知名度不高的品牌,不仅需要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还需要行业协会的引导以及代理商、商场、超市等商户的倒逼机制。因为一旦出现产品不合格,导致代理商、商场等商户出现产品积压、滞销,大家就会纷纷向企业提出退货、赔偿等要求,这是企业最担心出现的情况。

本文关键词:
更多